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州检察:创新为要全力提升检察公益诉讼效能

2023-07-09 15:13:37

7月8日下午,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主题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

记者从论坛获悉,近年来,贵州检察机关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公益诉讼检察全过程。

“我们坚持在创新中履职,全力推动法律监督质量效率动力‘大变革’。创新是能动履职的重要动力。”论坛上,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相关资料图)

探索生态修复新模式。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目的在于保护和修复。贵州检察机关秉承恢复性司法理念,探索“异地补植复绿”模式,联合相关部门共建补植复绿基地160个,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生态司法修复示范基地、首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态修复基地。探索“碳汇+检察”模式,以认购碳汇方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共认购碳汇量1.5万吨,助力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司法转换通道。

建立专项推动新机制。专项推动具有集中性、机动性、靶向性、震慑性等突出特点。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贵州检察机关开展碧水润家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清理纠正和监督整改突出问题。比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874件,生活污水、土壤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开拓系统治理新实践。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贵州检察机关提出“抓系统、系统抓”的治理模式。“抓系统”就是从个案入手“解剖麻雀”,发现和督促解决行业领域的普遍性问题;“系统抓”就是突出打防并举,通过检察建议督促堵漏建制、规范行为。比如,在白云区麦架河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中,督促采砂行业整改防尘降噪措施不到位、露天开采等问题,以个案办理推动了行业治理。又如,黔东南州检察院立足办案实践,在全国率先推动“公益诉讼守护传统村落”写进地方性法规。

搭建数字监督新平台。贵州检察机关坚持以应用为牵引、实战为导向,研发法律监督模型5个,建立“掌上拍”“随手拍”等举报平台,努力把数字检察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最大增量。比如,南明区检察院研发“随手拍”举报平台,累计接到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举报线索340条,根据线索办理案件230件。

据介绍,全省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升检察公益诉讼效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景雄

编辑 方勇

二审 熊瑛

三审 欧阳海南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文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